-
- 学校介绍
- 校园环境
- 招生简章
- 升学率&分数线
- 在线报名
毕节市民族中学创建于1992年,隶属于市委市政府领导,为正县级事业单位,由市民宗委和教育局共同管理,是全市唯一一所集“民族性、农村性、扶贫性”于一体的市直民族寄宿制高级中学,也是全省唯一一所受到胡总书记视频亲切接见的学校、唯一一所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成员学校、唯一一所由省民委和地方政府共建的普通高中、唯一一所由民委部门主管的普通高中。学校面向农村、面向农业人口、面向少数民族、面向边贫村寨招生,学生来自全市250个镇乡(办事处)。学校采取寄宿制、半封闭式管理,实行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
学校位于毕节市倒天河畔、碧阳湖边,校园占地4.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7万平方米,运动场约2万平方米,藏书9万余册,有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的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视频教室、校园网等教学设施,班班装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拥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射弩训练馆等艺术及民族体育设施。
2013年秋季学期有在校学生3300多人,其中彝、苗、白、回、布依、仡佬等13种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近50%。现有教职工196人,其中少数民族教职工占34%,专任教师170人,平均年龄35岁,学历达标100%,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0%以上,研究生10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近40人,其中省级名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名师3人,市级名校长2人。骨干教师以上人数和教师优质录像课采用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学校是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民委、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国家体育总局表彰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是贵州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先进学校”、“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绿色学校”、“少数民族体育先进集体”、“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厂(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诗教先进单位”;曾连续两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是毕节市首批“星级文明学校”、“高中教学质量二类学校”。历届学生参加高考、竞赛成绩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为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各民族学生,实现了“中进高出、低进中出”的培养目标。
【办学理念】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办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独树一帜,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秉承“和、雅、博、序”校训,牢固树立“关爱、关注、绿色、和谐”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重和厚德,艺体见长”的办学特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牢牢把握高效课堂的内在规律。围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积极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把时间还给学生,优化问题、突出思维、激活课堂、高效教学已经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学校的课堂教学,不但关注学生的成绩,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道德形成和品德培养,更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和终身发展!
【办学成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为北大、清华等高校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近四年来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连续翻番。2016届高考再创佳绩,600分以上12人,一本上线人数320人、上线率43.67%,二本以上上线人数720人、上线率91.14%。实现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 的培养目标。
【招生计划】2018年招收高一新生600名,面向全市招生。
【招生对象】凡毕节市户籍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报考(民族不限)。
【录取办法】中考填报志愿,通过市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统一录取。
【奖励和助学办法】
(1)正式录取就读我校的少数民族考生,每学期由市民宗委和学校减免300元学费。
(2)对少数民族女生再降分录取,苗族、仡佬族考生实行招生指标保底录取。
(3)在国家助学金基础上,学校还另设校奖学金,积极协调申请各项社会爱心资助等,确保每位学生不因家庭困难影响完成高中学业。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独树一帜、争创一流,“和、雅、博、序”,牢固树立“关爱、关注、绿色、和谐”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重和厚德、艺体见长”的办学特色,坚持“文化兴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改革活校”的办学思路,高奏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教育。近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两个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德育实效显著增强,学校文化建设蓬蓬勃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12届高考,以一本综合上线人数突破160人,二本以上综合上线率突破70%的优异成绩再次荣获毕节市高中教学质量二等奖;2013届高考,以一本综合上线率突破20%,二本综合上线率突破80%名列全市前三名),学生资助成效显著(各类学生资助累计每年达200多万元) ……
2010年9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大附中通过视频亲切接见了学校师生代表并发表重要指示,为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也为学校“提高质量、提升品位、推动跨越”赢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